开学上课第7周,应用外国语学部职教中心老师们就课程诊改中有关课程标准的问题,于2021年10月20日中午12点50分在藏龙岛新校区综合楼J207进行第五次会议。会议由职教中心付小云主任主持。
会议主要讨论老师们关于职业英语课程国家标准与职教中心撰写的《职业英语1》课程标准的思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讨诊改措施。
付小云老师指出职业英语课程的国家标准在人才培养上,重点强调四大核心素养,即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其中,在涉外沟通和语言思维方面,我们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元文化交流和自主学习完善方面,还有待提升。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多多讲解中国案例,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金越老师认为国家新课标很详实,培养目标清晰,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技能培养有高目标的精准定位。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情对教学提出了挑战:学生的生源质量较差,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基础薄弱,一线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需要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但又面临班级存在小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孩子。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差异化教学,有一定难度,值得老师们共同探索。
黄婷老师认为国家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自身得不断更新知识,既需要教师了解前沿的职场英语词汇和句型表达,也需要教师拓宽自己的眼界,得教会学生用英语传播文化。在课赛融合上,要求老师自身对国才杯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的内容较为了解。另一方面,新国标也要求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积极性。在情景化对话和小组讨论中,都要求他们认真准备和积极参与。
戴遂老师认为国家新课标之于实际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讲语法时,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讲语篇时,注重讲解写作目的,体裁特征,衔接与连贯手段等。但是国标中要求的职业技能发展,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体现不足,需要另外设置情景体现职业性。
范千千老师认为国家新课标高度重视职业英语课程的职业性和工具性,强调学生在涉外职业语境中的信息处理和沟通能力。针对现有教材职业性特征不明显的现状,新课标提供了丰富的主题类别和语篇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提示,可作为老师补足教材空缺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做了分级,从一定程度上也鼓励老师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
探讨完课程标准后,老师们前往J333观摩启林教学比赛参赛教师龚娟老师讲课。龚老师按照大赛要求把三个节段全真模拟讲完之后,老师们提出了相关建议:1)多多与学生互动;2)PPT内容还要更熟练;3)注意面部表情,眼神不能游移,注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
在学院一年一度的启林教学比赛的引导下,青年教师们的教学得以磨炼提升,同专业的老师们也增加了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